-
非貨幣財產出資的司法判斷標準|公司法
一、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 出資人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,該出資行為的效力并非一概予以否認。 處理辦法:適用善意取得規定予以認定。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。當無權處分人處分自己不享有所有權(處分權)的財產時,只要符合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的條件,第三人即構成善意取得,該財產即歸該第三人所有。當出資人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,公司構成善意取得時,該出資人即出資有效,否則,該視為該出資人未依法出資。 二、以劃撥土地使用
2019-11-01 2077
-
工傷認定是否有時效規定?是否可以適用中止中斷事由?|勞動法
1、工傷認定的是否有時效規定? 律師:有的,用人單位為發生工傷事故或職業病診斷之日起30天,而職工及近親屬、工會組織則是發生工傷事故或職業病診斷之日起一年。 【法條】 根據《工傷保險條例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、鑒定為職業病,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、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,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。遇有特殊情況,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,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
2019-10-30 3391
-
買了5年的房子卻不是自己的—物權法定原則|物權法
釋義 所謂物權法定原則,是指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只能由法律來規定,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。我國2007年頒布的《物權法》第五條對該原則進行了確認。這其中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:物權的種類法定,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;物權的內容法定,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;物權的效力法定,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;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,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。 親辦案例分析: 2013年5月,家住上海市閔行區的張老先生因滬閔路老房子(使用權房,張先生為承租
2019-10-29 2207
-
誠實信用原則|合同法
合同法第六條規定:“當事人行使權利、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。”這是關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。 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的最高原則。“誠實”要求民事活動中的民事主體不得進行欺詐,要以誠相待;“信用”要求民事活動中的民事主體信守諾言,注重信譽,不得擅自毀約。 合同法第六條的規定是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簽訂、履行中的具體化,要求當事人在合同訂立、履行及終止后的全過程中,都要講誠實、守信用。 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: 一、在訂立合
2019-10-28 1995
-
除了貨幣,你還可以用哪些非貨幣財產出資?|公司法
成立公司,我們可以用貨幣出資,也可以用非貨幣財產出資,而且非貨幣財產出資比貨幣出資更為靈活,也更便于滿足公司經營的需要。那么,哪些非貨幣財產可以用來出資呢? 一、可以用于出資的非貨幣財產類型 1、實物。即動產、不動產,如房屋、機器設備、原材料、工具、零部件等有形資產。 2、知識產權。包括專利權、商標權、著作權以及注冊商標專用權等。 3、國有土地使用權、海域使用權、土地承包經營權、探礦權、采礦權等。 4
2019-10-25 5326
-
交通事故后,租車損失能否賠償?未盡釋明義務的間接損失條款能否支持?|保險法
裁判要旨 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,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,人民法院應予支持。 案情簡介 一、2019年2月13日,甲駕駛車輛追尾乙公司所有的道路施工防撞車輛,交警認定甲付事故全部責任。 二、乙公司維修防撞車輛2個多月,共花費30余萬元,租賃替代施工防撞車輛2個月,花費9萬元。 三、甲在丙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三者險100萬元含不計免賠,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內。 四、因
2019-10-23 3011
-
公平原則|合同法
合同法第五條規定:“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。” 這是關于公平原則的規定。 公平原則是指當事人在設定民事權利和義務、承擔民事責任等方面應當公平、合情合理,任何一方不應享有特殊的權利,或者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。公平原則主要是針對合同的內容而言的,其體現在《合同法》的具體條文主要有:對于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有變更或者撤銷的權利;對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規制;對格式合同的規制等。 公平具體的具體含義:第一,在訂立合同時,要根據公平
2019-10-21 2379
-
合同自愿原則
合同法第四條規定:“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。”這是關于自愿原則的規定。 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,民事活動除法律強制性的規定外,由當事人自愿約定。該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征,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。該原則是民事關系區別于行政法律關系、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的原則。 自愿原則的含義是: 一、是否訂立合同自愿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。; 二、與誰訂合同自愿;
2019-10-18 2942